今天发生在和颐酒店女子被强行拖拽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疑犯假装女子的熟人,试图将她拉走,其间还掐住女孩脖子、撕扯女孩头发,整个施暴过程长达5、6分钟。其实,发生在女性遇袭的事件并不罕见,比如,经常加班的白领、夜跑爱好者、单身独居者、经常出差者等等。
不可否认的是,女性在遇到不法分子时往往处于劣势,大声呼救如果不能得到周围人的相助,无意的出言不逊还可能会激怒歹徒,造成更坏的结果。这个女孩是幸运的,她最终获得了旁观者的帮助,逃出了暴徒的魔爪。但幸运之神不一定会有求必应!馨阳院长告诉大家,只有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掌握应对技能才能在危险当中有效的保证自身安全!
国际安全防卫学院教官根据真实场景模拟,教您在危机中如何自救!
方法一:虎口逃脱
馨阳院长告诉大家,应对此类事件有三个重点!
第一:提高安全意识,提前发现危险、规避危险,掌握求救技巧。
第二:掌握应对技能,形成条件反应。
第三:合理使用防卫器械。
一. 要养成观察的习惯,留意身边的人,周边环境和紧急出口。
不法分子在实施犯罪时要满自身的犯罪安全感,当觉得自己的行为要被人发现,不能顺利实施时,会选择放弃作案。
二. 锁定一人求救
锁定一个求助目标,抵消掉旁观者效应和责任扩散,将责任直指一人。可以眼神一直望向这个人,向他/她呼唤求救,如果可能的话,和她/他产生肢体接触,拉手臂、抱大腿,让这个人意识到,帮助你是责无旁贷的,大多数情况下,这个人会施以援手。
三、尽量拖延时间
和颐酒店事件中的女子懂得拖延时间,坐在地上防止被歹徒拖走。不法分子狡猾的装熟人吵架,而尽量拖延时间可以让旁观者对模糊的情景解释渐渐变得清晰起来,即使刚开始搞不清楚是否为夫妻打架,但时间久了,一定会有人发现不对劲从而伸出援手。
四.注意求救的内容
再惊慌失措,也不要胡乱大喊“救命啊”、“帮帮我”这些不明确的语言,这与“狼来了”没有什么区别。一定要喊出事件的矛盾点,如“我和这个人不认识!这人是人贩子!”等,意在让周边的人了解,你跟这个人根本不认识,你们不是小情侣吵架,你是被施暴的对象。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实验,让一名男子和女子在街头打架。结果发现,当女子大喊“走开,我不认识你”时,有65%的情况会有人帮助,但如果她说“走开,我不知道怎么嫁给了你”,只有19%的情况会获得帮助。
五.找相似的人求救
女性会理解女性,母亲会关爱孩子,老人会同情老者。所以,记得在人群中,找与自己很相像的个体,可以是同性,穿戴品位类似,或是长相合你眼缘,这样的人更容易和你产生共情,了解你的处境,从而帮助你。
和颐酒店事件中,最主动帮助这个女孩的是另一位女性,这也说明了这一点的重要性。
为保证技术安全,更多应对技术请关注国际安全防卫学院-女性生命安全系列课程。【女性生命安全系列课程】
作为弱势的女性,怎样借助外力武装自己呢?其实身边的很多物品都可以为自己所用,成为我们的防卫器材。
器材一:防卫笔
防卫学院专利设计了一款防卫笔(购买地址:http://weidian.com/i/869517194?wfr=c),它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技术动作简单,普通人经过短时间学习就可以掌握,是随身携带的防卫器材的首要选择。
器材二:身边的物品-杂志
如果没有准备,身边有很多东西是可以变成防卫器材的,比如杂志,大家可以在手边拿起杂志卷起,你会发现,它的硬度真的不次于木棍。
器材三:身边的物品-包
女性的包是出行的必备品,很多女性的包也堪称多啦A梦的百宝囊,但您却忽略了,它不仅可以装东西,还能成为你的盾牌。
器材四:哨子随身带
哨子(购买地址:http://weidian.com/i/876137910?wfr=c)是便于携带的防卫器材之一,国际安全防卫学院专利制作了多功能防卫棍,不仅可以成为手边的防卫工具还能在危机时刻发出大分贝音量,发出求救信息!
讲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掌握了多少?如果您真的理解了,请时刻铭记在心,如果您还想掌握更多的防卫知识和防卫技能,欢迎来参加国际安全防卫学院专门为女性定制的生命安全系列课程!
爱她!就让她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以上技术动作供危急时刻参考使用,若出现后果责任自负!
* 此文版权归国际安全防卫学院所有,若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