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作为一位母亲,我教孩子这样应对校园暴力

来自家长的一封信

前两天我们发了几篇教孩子如何应对校园暴力的文章,一篇是《如果你挨欺负,你可以来找我》,另一篇是《孩子,你要有不打人的修养,也要有不受欺负的实力》,家长们夸赞受益匪浅的同时,我们也收到一封孩子母亲的特殊邮件。


我是一个9岁女孩的母亲,也许是因为家里有一个小公主,所以我对她的安全问题十分关心,关注了防卫学院的公众号很久,原本是想在孩子的安全教育上可以学习一些东西,但昨天公众号上推送的那篇关于校园暴力的文章让我和我的女儿进行了一次深度交流。

作为一位母亲,当我通过媒体了解到近期的这些校园暴力悲剧,说真的我想骂人!骂打人的孩子缺少家教,骂被打的孩子懦弱无能,骂家长无知且无耻!我不倡导孩子用武力解决问题,但一味的忍让换不来对方的良知,留下的只有对自己的折磨与伤害。我相信当身体遭受疼痛时,你一定想过反击,但手无缚鸡之力,但保护好自己才是社会生存的硬道理不是么?

简短的事件报道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很多令人心痛的字眼。“戳额头”“眼睛被打出血”“不治身亡”,这些字眼真真实实的发生在那些孩子以及拼命想保护孩子的父母身上,拳头打在身上的疼,看着心头挚爱青紫交叠的切肤之痛,而即便是这样,欺凌者的父母给出的回应竟是如此的云淡风轻,我开始明白一个小学生是怎么一点点变成了恶霸。


是道德的约束还是能力的缺失?

从小孩子们就上思想品德课,听老师,父母的教导要成为一名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优秀少年。打人,闹事的孩子已经被自然而然的划分到“坏孩子”的队列,家长会教孩子离这样的坏孩子远一点,不要去招惹他们。但是并没有告诉孩子如果真的被打了你应该怎么应对,更不会告诉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你要勇敢的打回去。

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曾做客《开讲啦》回答观众提问:“如果孩子被打,你会支持他打回去么?李玫瑾教授分享了自己小孙女在幼儿园被小男生欺负的经历:

“孙女在幼儿园,被同班小男孩抱起后扔下,直接磕到脑袋,肿了起来。她就鼓励孙女打回去: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两只手拽对方耳朵,一疼,他就把你放下了。”这个说法当时引来了众多争议。有人说,这不是教唆孩子使用暴力吗?还有人说,这是以暴制暴,把孩子教坏了。更有人说,公众人物给出这样的观点也太不负责任了,但我觉得李玫瑾教授说的对,事没发生在自己身上,永远都是不痛不痒的,我们的孩子又没有犯错,为什么不能通过正当方式有力回击!


孩子被打,一定要教他打回去!

我想这样的观点一定会引起大众的争议,但作为一名母亲我就是这样教育我的孩子的。我教她善良,但我也告诉她在恶面前不要退让,你的善良是留给美好的!

校园暴力的事件层出不穷,被扣垃圾桶,被逼喝尿,被掌掴,被拍裸照,甚至被打死……,我你以为这样的情况是讲道理就能解决的?我们不鼓励孩子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但是如果遭遇暴力也要拿出气势证明自己不是“软柿子”。所以亲爱的孩子们如果被坏孩子打请你勇敢的打回去!


我知道打回去也需要勇气

打回去并没有那么简单,我相信每一个曾被校园欺凌的孩子都想过反抗,但反抗需要勇气和实力,那些乖乖站在原地被打的孩子一定希望为自己多争取一些主动权,而不是只有被动的挨打,他们也希望自己勇敢一点,毕竟谁都想守护自己的尊严,但前提是你得强大,你要有强大的内心,还要有更胜一筹的实力。


要有不打人的修养,更要有不被欺负的气场

在校园暴力这个话题上,我告诉孩子,我们不欺负人,我们永远不做欺凌者,但我们也绝不允许别人轻易欺负我们。这说的简单,但要实现是需要培养强大气场的,气场是内心散发出来的自信,从内心相信自己是强大的,你可以战胜一切邪恶势力,自信是需要培养的,家长应该打造一个各方面都自信的孩子,让孩子学习防卫本领,学习安全知识,让他们变得强大,辨的出善与恶,好与坏,有能力打击那些性格霸道欺负人的坏孩,有能力保护自己,记住挨欺负,要靠自己。

我就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我可以打造一个不平凡的孩子,我带她来到这个世界,就有责任告诉她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是适者生存,我不会刻意的为她遮挡住这世间的丑恶,也不会阻挡她触碰新鲜事物的本能,我的责任是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合理保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挑战100天,让你成为职业安全官

100天内,每日四练
从实战角度出发对学员进行培训

查看详细

联系我们

contatct us

招生咨询/免费预约试学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